2025-07-17 14:18 来源:强国号
河湖竞秀,生机万千。如今漫步在广州从化的流溪河畔,碧波荡漾,绿柳垂岸,休闲步道蜿蜒其间,远处白鹭掠过粼粼波光,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展现眼前。
近年来,从化区积极探索“治水、护水、兴水”的多维度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模式,从化区流溪河、流溪河水库、鸭洞河、龙潭河凭借卓越的生态修复成果,实现全域水环境提档升级,绘就了一幅河湖安澜、秀水长清、人民幸福的美丽河湖画卷,为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丰富经验。
宛如蓝色飘带般的流溪河从化段。(来源: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协同机制:流域治理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从化区充分发挥生态核心区优势,通过实施“流域治理+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系统推进流溪河全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十四五”以来实现重点区域一级支流劣V类水体清零,国、省考断面水质100%达标,为美丽河湖创建提供核心生态保障。
从化区以鸭洞河为试点,采取“政府投入+企业养护+村民参与”合作机制开展生态修复,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防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鸭洞河的水土保持率得到提升,流域内重点考核断面水质实现全面达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在广州消失多年的珍稀植物飞瀑草在鸭洞河流域再次被发现。
此外,通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持续保障流溪河流域生态安全,加强河道岸边带生态修复,逐步实施硬质岸线生态化改造,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保障河道生态流量。针对流溪河水库集水区,加强流溪河及105国道、353省道和村镇公路生态廊道建设,建立河岸植被带缓冲区,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自然生态安全格局,防止水土流失。
从化区积极探索生态净水渔业,邀请鱼群当“湖长”。自2004年起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定时、定量、定种投放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定期开展光倒刺鲃增殖放流,为保护流溪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改善渔业资源的种群结构以及水域生态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美丽鸭洞河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来源: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成果展示:打造四大美丽河湖治理典范
流溪河是广州市重要的备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流溪河曾一度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流溪河再次焕发“健康活力”,成为从化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和亮丽名片。
流溪河水库是广州市流溪河流域唯一一座大型水库,因其水质优良、风光秀美、交通便利,吸引了众多人群前往度假、开会、搞科研。通过水源林涵养、陆源污染控制以及以鱼养水等措施,从化区塑造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流溪河水库的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以上。
从化区通过推动治理工作、打造治理模式、开展三水共治、构建共赢格局,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美丽河湖建设,使得鸭洞河沿线乡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事业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龙潭河是流溪河的一级支流,从化区通过综合治理,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以“龙潭碧道,山水田园”为理念进行碧道建设,建设生态滨水廊道,构建“一河两岸共治”格局,纵深推进龙潭河保护治理工作,实现水环境改善和生态平衡恢复,成功打造鱼翔浅底、河清岸绿、群众喜闻乐见的滨水生活空间,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未来规划:持续巩固与拓展美丽河湖成果
碧水蜿蜒润羊城,流溪河从北至南穿过从化的中部,流经流溪河林场、良口、温泉、江埔、城郊、街口、太平,润泽了从化大地,是广州市以及从化区人民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屏障。
下一步,从化区将围绕流溪河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于2025年底前建成10条市级美丽河湖示范段,重点推进生态修复、文化挖掘和产业融合三大工程。通过完善智慧监测体系、发展滨水生态旅游等举措,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黎静 毕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