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博彩网站亚洲最大博彩网站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环保新闻
科技赋能全产业链 富硒铺就“光德大道”
【 字体:

  2025-05-30 11:11 来源:新快报

  ■富岭村将拥有自己的山泉腐竹厂,实现大豆产业全链条发展。

  ■驻光德镇工作队队长肖伟峰(右二)等带着光德镇最新的富硒茶叶到广州推广。

  ■驻光德镇工作队和上澄村负责人一起查看该村水稻生长情况。

  ■富岭村的富硒黄豆种植示范基地已种上了豆苗。

  广州市派驻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工作队:

  上漳村富硒茶叶种植、制作示范基地成功种植并制作出富硒单丛蜜兰香;富岭村富硒大豆种植示范基地黄豆长势良好;上澄村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早造丝苗米即将在抽穗后实施富硒叶面技术……广州市派驻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帮镇扶村第二轮工作队(下称“驻光德镇工作队”)在进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培育内生动力入手,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维,积极助力光德这个常住人口仅一万多人的山区镇,不断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蹚出了一条强镇兴村富民的高质量发展“光德大道”。

  借力企业合作 科技赋能破困局

  驻光德镇工作队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四个组团单位派出帮扶干部组成。驻光德镇工作队队长肖伟峰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队进驻后发现,光德镇农田面积小而零散、种植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足,传统的陶瓷产业也面临生产转移、规模缩小、人员流失,日趋转变为作坊生产的情况。因此,要推动光德镇乡村振兴,应由政府牵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内提升固有产业内力以实现提质增量、降低生产成本,对外引入合作增强技术、营销能力,推动产品满足市场竞争水平。

  2024年12月26日,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郑洪伟带队赴光德镇调研时就表示,要“拓宽产业合作,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实际,着力‘走出去’寻求与知名企业合作机遇,以更有力的产业链协作模式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进驻光德镇的第二轮工作队立足于“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方向,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动光德镇固有产业发展。

  2024年11月29日,驻光德镇工作队牵线搭桥,引进广东珠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珠江农业”)与光德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通过珠江农业特色生物有机富元技术,在光德镇上澄村、上漳村、富岭村分别建立富硒种植示范基地,打造富硒大米、富硒单丛、富硒大豆、富硒腐竹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联农带农助农发展。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经过前期的努力,双方合作顺利,三大富硒种植示范基地都在有序地推进中。

  提质增量 成功打造富硒茶

  日前,肖伟峰和珠江农业、光德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相关人员一起,带着光德镇上漳村鸟子石富硒单丛蜜兰香,于5月20-22日参展广州市荔湾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芳村夜茶文化嘉年华,这也是光德镇成功种出富硒茶后,第一次走进大湾区市场。

  通过珠江农业“特色生物有机富元技术”的科技赋能,今年春季,上漳村鸟子石富硒茶叶种植示范基地种植制作的富硒单丛蜜兰香经两家第三方权威机构抽样检测,全部符合富硒茶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光德镇名副其实地种出了“富硒茶”。

  “我们今年春茶采摘迎来了丰收,产量比去年增加了15%左右。”大埔县鸟子石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上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远锋开心地告诉新快报记者,“今年茶山可谓多喜临门:一方面通过科技应用,茶青质量提高了,产量增长了;另一方面在工作队和珠江农业的指导下,聘请高水平制茶师傅,用更好的工艺提升了成茶品质。肖伟峰队长还带队到饶平设计选定‘富硒蜜兰香’产品包装,珠江农业协助到广州参展推广,一系列暖心举措让鸟子石茶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全链布局 大豆产业酿新机

  鸟子石富硒茶的种植制作示范样板,让光德上下对科技赋能的信心大增。富岭村最近也是“双喜临门”:富硒黄豆种植示范基地经过前期农田整备——翻土、暴晒、人工除草,目前已种下了豆种,黄豆小苗长出了嫩芽。“我们的农田不能下除草剂等农药,都是人工在除草,虽然慢,但正是为了提升富硒大豆的品质。”富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远铭表示,通过富硒种植示范基地,打造集黄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

  全产业链的打造有了支持。新快报记者在富岭村看到,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新工厂已经建设好外部结构,这是富岭村村民、大埔县锦达山泉腐竹厂负责人黄锦青准备返乡建设的新工厂。黄锦青表示,新厂将引入新生产设备,届时有望带动当地超过20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将实施当地种植当地加工,联农带农发展。

  富硒+轮作 增效益提升种粮积极性

  走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上澄村,绿油油的稻田映衬着村庄,让这个美丽乡村更迷人。“根据计划,我村50亩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将在6月稻谷抽穗时实施富硒技术。”上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达强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全村约700亩农田,比较分散,部分属于湖洋田,难以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水稻种植效益差。“50亩富硒丝苗米如果试验成功,将在全村推广,届时将大幅提升丝苗米的附加值。”

  肖伟峰表示,除了富硒技术赋能外,实施烟稻轮作也将大幅提高农田种植年产值。目前,光德镇约400亩农田于2024年年底纳入了大埔县烟草种植基本烟田,实现了光德镇烟叶种植零的突破,其中在上澄村约250亩。目前,光德镇政府和工作队正在对外积极协调大埔县烟草局,对内推进参与实施烟稻轮作各村进行农田归集、明确实施主体,进行农田整备和筹划配套设施建设。“按照调研数据,实施烟稻轮作后,每亩农田产出预计增加1500元利润。”李达强透露说。

  三产融合 做强做大强镇公司

  科技赋能做大产业还不够,只有三产融合,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维,才能真正让光德镇域经济强大起来。

  2024年7月,光德镇成立强镇强村集体股份制企业——大埔德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德丰公司”)。公司总经理李达强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等业务,在全镇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年底顺利达标“四上企业”。

  作为一名从企业过来的帮扶干部,肖伟峰敏锐地意识到,德丰公司要继续稳定发展,仍需继续“借外力、增内力”。为此,工作队牵线搭桥引进广州市斐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斐然”),与德丰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州斐然负责人陈燕辉表示,将以优惠价格把公司生产销售、适合镇村需求和购买力的家电产品引进到光德,既惠及群众,增强镇民生配套,又帮助德丰公司拓展业务;同时,企业合作将助力德丰公司做好本地茶叶、大米、腐竹等优质农副产品的包装和网络销售,做强做大。

  随着富硒技术的全面推广、烟稻轮作模式的深化以及强镇公司的培育,光德镇的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产业链韧性及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光德镇下一步将继续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科技赋能为支点、强化合作为纽带,带动更多村民共享产业红利,让“光德大道”越走越宽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 飞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 十大合法赌博网站 網上賭場 線上娛樂城 宝岛体育 赌搏十大平台排行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