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14:25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以下简称“番禺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要求,聚焦广州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坚持以建设美丽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为番禺区构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绿色动力。
一、优化审批服务,畅通环保审批绿色通道
一是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落实《番禺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引导重点产业合理布局,严格限制附加值低、污染物排放高项目入驻。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2025年以来先后为涉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招商引进、旧村改造等43个项目出具环境管控意见,实现从源头上预防污染,从布局上降低环境风险。
二是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系统集成“两证合一”审批、“承诺”审批、容缺受理、简化环评编制内容等政策,打造优化环评“工具箱”。推动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纳入省级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园内6个登记表项目免备案、4个报告表项目简化编制。对广东工业大学133个实验室项目创新性开展环评“打捆审批”,减少重复评估。实行重点项目清单式管理,专人负责、全程跟进,2025年以来对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等8个省、市重点及“攻城拔寨”项目做好选址指导、政策咨询答疑等跟进服务,助力项目尽早落地。
三是强化环评政策宣传解读。编制《建设项目环保全周期管理手册》《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项目环评分类管理优化试点指引》,围绕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申请、自主验收等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指引。2025年以来派发各类政策宣传材料近5000份,召开培训会10余场次,为企业提供环评咨询1000余次。
二、提升执法效能,传递环境执法监管温度
一是规范涉企检查。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环保所标准化建设,提升执法水平,2024年番禺分局入选首批广东省县级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单位。2025年以来,番禺分局落实上级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要求,科学制定年度检查计划,落实“亮码入企”、一次进门“一查清”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实现可回溯管理。
二是坚持柔性执法。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严防执法“一刀切”。充分运用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公开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执法“观察期”等制度,给予企业整改纠错机会,2025年以来共指导75家企业改正违法行为并免予立案,免予处罚15宗,免加处罚款1宗。
三是推进精准执法。开展企业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类监管措施,对环保失信单位提高监管等级,引导企业自觉守法。2024年番禺区548家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参评数量连续四年全市第1,其中环保诚信(绿牌)、环保良好(蓝牌)企业占比99.27%。推行远程执法,2025年以来将207家企业纳入“优先使用非现场执法白名单”,运用无人机(船)、走航监测、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精准锁定问题,在线监控49家重点排污单位,定时网络巡控3.7万家次,发出整改函44份;无人机飞行85次,走航监测34天次,2025年第一季度非现场执法占比34%。
三、聚焦减污降碳,激活企业绿色发展动力
一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制定番禺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措施分工方案,围绕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明确重点任务和分工,推动全区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强化示范引领,针对番禺经开区内重点企业开展专项调研和技术帮扶,指导企业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路径,支持企业落实建设光伏发电子系统、升级改进生产工艺、应用高效节能设备、开展数字化管理等措施,经开区年减排二氧化碳超7万吨。
二是加强对企帮扶指导。聚焦机动车维修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专场培训和政策宣讲会,2025年以来共开展培训会15场次、执法帮扶146家次。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开展一体化执法,帮扶检查企业61家,指导284家企业加强证后管理。提升企业治污水平,邀请专家“把脉”解决企业治污技术难题、提供环保发展思路,推动70家企业投资约1200万元升级改造环保治理设施。
下一步,番禺分局将坚持把生态环保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围绕审批执法、减污降碳、机制创新等持续发力,全力做好企业环保服务,奋力为番禺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境力量。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