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示范样板 > 智慧治理

全省首个!白云区建成城乡全覆盖医疗废物智能收运体系

  2025-08-29 16:30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柜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全省首个城乡全覆盖的医疗废物智能收运体系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体系涵盖全区各镇街共1177家小型医疗机构,是全省首个实现城乡全覆盖、实施面积最大、惠及人群最广的医疗废物智能收运体系,为破解零散、小量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问题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白云方案”。

  图1 金沙街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柜

  白云区作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最多的行政区,共有1252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约95%以上为20张床位以下的小型机构。这类机构数量多、分布散,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小型门诊、社区诊所产废量小、收运难度大,一直是医疗废物规范收运处置的“老大难”问题。为此,省、市、区三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发力,统筹省级专项资金100余万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区24个镇街共设置27个点位、安装54套智能收集柜,构建起“智能投放+专业转运+集中处置”的新型医疗废物收运体系。

  图2 石井街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柜

  在布点策略上,项目坚持“安全优先、便利可达”原则,将23个点位设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设在镇卫生院周边,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核心的智能收运网络。针对城乡差异,体系在城区形成 “1.5公里服务圈” ,在农村地区则结合镇域分布,将智能柜辐射至偏远地区的镇卫生院,实现城乡全覆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力量强、管理规范,将智能柜设在这里,既能依托其医疗资源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点位均实现“两线达标”:服务范围内机构步行/骑行不超过15分钟;与居民区保持安全距离,并配备双重密封和定时消毒装置,有效杜绝污染和异味。

  图3 金沙街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柜

  智能监管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所有收集柜均接入“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从投放、暂存到转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医护人员可通过人脸识别或IC卡便捷投放,系统自动称重、记录并同步数据;收运单位依托平台实时规划路线,做到“日产日清”;生态环境部门可远程监控、溯源预警,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以前小型门诊的医疗废物收运全靠人工登记,难免有疏漏。现在智能系统全程留痕,不仅台账清晰可溯,还能提前预警贮存超期风险。” 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负责人表示,该体系运行后,大幅提升了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合规处置率,同时明显降低了医疗废物收运的人力、运输和管理等成本,一举多得。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体系不仅能规范医疗废物收运行为,减少对医疗机构日常经营的影响,还可以帮助收运企业优化路线、降低成本,更能让小型医疗机构彻底告别医疗废物贮存超期的法律风险,真正实现了“企业减负、运营降本、监管增效”的多方共赢。

  下一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将联合卫生健康部门,根据收运体系运行情况,持续优化点位布局,及时新增点位布设,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同时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日常巡查监管,从严管控环境风险,为建设“无废湾区”、举办“无废全运”提供坚实保障。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