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5:55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天河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党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助力“百千万工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保障及绿美天河生态建设,奋力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的天河实践。
强化重点突破,全力以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积极服务“百千万工程”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相关做法在市、区“百千万工程”简报上刊登。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138件案件已全部办结,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8件交办案件已办结35件。建立“1+3+N”工作机制(1个领导小组,3个工作专班,N项工作方案),抓好全运保障。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印发《天河区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实施方案》,从三个阶段、五个示范样板、十个方面重点任务明确了推进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天河实践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统筹推进美丽中国示范项目、广州人才公园、未来人居展示区建设;制定《天河区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建设项目方案》,纳入首期10个项目。印发全省首个区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全力配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一园一中心”建设。
强化靶向施策,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餐饮油烟智慧监管,完成油烟在线监测监控设备安装680家,新增安装数量全市第1、安装总数全市第2。截至12月28日,天河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8,排名全市第4(2016年以来最佳排名)、中心城区第1,同比改善幅度全市第3;SO2浓度在全市各区中浓度最低;NO2、CO、O3浓度改善幅度均居全市第2。1—11月,全区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4.4814,同比下降9.88%,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3;30条河涌持续保持不黑不臭、“长制久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2024年,天河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地下水国家考核点位达到Ⅳ类水体目标。在2023年创建“无废细胞”282个、数量全市最多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全年累计新增“无废细胞”500个以上,创建总数居全市第1。
强化服务导向,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融合办理改革,3个工作日为中山大学肿瘤科学中心(天河院区)等6家单位发放环评批复和排污许可证,在原承诺办理期限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7个工作日。优化土壤初调报告评审,平均办结时长比规定时限缩短40%。率先出台全省首个《现代都市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指引》,明确7项准入负面清单及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有序引导现代都市工业项目快速“上楼、入园”。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建四局科创大厦获得全国金级碳中和建筑认证、LEED金级预认证及绿建三星预评价;大观净水厂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的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为广州市唯一入选案例;猎德净水厂获评为2023年广东省降碳减污特色案例。
强化协同发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办理全市首例扬尘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赔偿费用投入到位于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修复科普示范基地实施异地替代修复。2宗案件被省生态环境厅列为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并通报表扬。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监测站点,开展生态系统固碳增汇和环境空气质量量化评估研究。承办“建设美丽广州 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2024年广州市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美丽山水花城 你我共建共享’社会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举办“于城市间听万物——天河100种保护动物声纹发布”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天河区教育局开展“美丽天河 我是行动者”系列宣传活动。与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观山湖分局启动“生态双城记”活动,推动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丽中国城区样板。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刊载涉天河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报道22篇次。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